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全部 294 公司动态 196 行业动态 98

污水“重生”记:中国水资源治理的循环创新实践

时间:2025-10-13   访问量:0

     初秋的银川阅海湖畔,鸥鸟掠过由再生水滋养的湖面,与远处的光伏产业园构成西北旱区特有的生态图景。这片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的土地,正通过污水资源化改写缺水困境——2024年,银川再生水利用率达58.8%,全年1.16亿吨再生水替代自来水用于生态补给与工业生产。从西北旱区到东南沿海,这样的污水“重生”故事正在中国多地上演,勾勒出水资源安全保护的新路径。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供需矛盾与污染治理压力并存,倒逼污水治理从“末端净化”向“循环增值”转型。作为国家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银川的探索颇具示范意义。通过建成8座污水处理厂和315公里再生水管网,该市构建起覆盖生态、工业、市政的多元利用体系,每年7000万立方米再生水注入河湖,置换出的黄河水定向供给企业。2025年5月,全国首例河湖生态再生水置换用水权交易在此落地,3家企业以0.728元/立方米的价格购得黄河水指标,实现水资源“生态补给—产业增效”的闭环流转。

    技术创新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提供核心动力。福州水务集团联合同济大学历经3年攻关,突破PVDF膜修复技术,使废旧膜性能恢复至新膜水平,每10万吨处理规模可节约成本300万元。在广州南沙,某污水处理厂创新“2+1”模式,通过“动态余量—实时配比”控制逻辑与智能闭环系统,破解工业与生活污水混合处理难题,出水稳定达准四类标准,入选全国优秀案例。这些技术突破既降低了治污成本,更拓宽了污水资源化的边界。


水资源保护


    城乡统筹与因地制宜成为治理关键。在山区占比94%的云南,“小三格+大三格”模式让污水变“肥水”:农户将“四水”分类收集,经厌氧发酵后达标还田,文山州高平村由此实现污水全处理与化肥减量双赢。截至2024年9月,云南已有7029个行政村完成污水治理,重点湖库流域治理率超90%。而浙江奉化通过“丰蓄枯补”调度机制,今年已回用再生水638万吨,农村污水管控率达98%以上。

    法治保障为治理护航。2024年底施行的《内蒙古自治区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办法》明确将再生水纳入统一配置,威海市则通过立法划定排水设施保护范围、规范企业排污行为。从地方实践到制度完善,一套“技术创新+市场驱动+法治保障”的治理体系正在形成。


水资源保护


    中科蔚蓝提醒您:当银川的再生水滋养出生态湿地,福州的旧膜重焕新生,云南的污水浇肥农田,中国正用循环智慧破解水资源困局。这场污水“重生”革命证明:唯有将污水视为资源而非负担,才能走出一条“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咨询热线:15684397985


上一篇:污水变清流:中国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破局实践

下一篇:没有了!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