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仍处于世界中低水平,且非常规水源供水量仅占4.3%。一边是总量丰沛下的结构性短缺,一边是污水治理带来的资源再生机遇,中国正走出一条水资源安全保护的新路径。
水资源安全的双重挑战日益凸显。北方城市尤为典型,太原常住人口超540万,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147.5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16。而2024年滁河水污染事件更警示风险:企业火灾后的污染物经雨水径流入河,当地水利部门因"凭经验"判断延误处置,导致跨区域水体污染和渔业损失,3名相关干部被免职追责。污染防控与资源利用的双重命题亟待破解。
污水资源化成为破局关键。太原构建起"收集-处理-回用"完整链条,7座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污水118万吨,再生水经21小时、20多道工序处理后,水质优于一级A标准,回用率超25%。这些再生水不仅供应清徐开发区企业,使山西的新能源用水成本下降三成,还铺就135.5公里管网反哺汾河支流生态复流。
技术创新与制度设计形成合力。珠海推出全国首创"膜产水"管家服务,以MBR膜技术为核心,变"买设备"为"按水量付费",既降低企业运维成本,又实现水质精准管控。淮北市更构建全链条体系,2024年再生水工业利用量达3446万立方米,置换地下水6597万立方米,使超采区面积缩减35%。内蒙古则通过水权改革,2024年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较2020年增长93%,再生水置换黄河水成效显著。
系统治理仍需深化。当前全国再生水利用率虽稳步提升,但距内蒙古提出的2025年48%目标仍有差距。龙岩市检察机关的实践提供启示:通过"河长+检察长"机制,一年间推动整改水环境问题46件,实现闽粤赣交界水质全达标。
中科蔚蓝提醒您:从太原的污泥制肥到淮北的管网覆盖,水资源治理正从"末端处置"转向"循环利用"。正如水利部数据所示,2024年万元GDP用水量较上年下降4.4%,节水与再生的双重发力,正为水资源安全筑牢防线。咨询热线:15684397985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