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2025年联合国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将有18亿人口面临绝对缺水问题,约三分之二人口可能生活在用水紧张环境中。与此同时,“全球水监测联盟”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水灾害致8700人死亡、4000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超5500亿美元。在这场全球水危机中,中国的水资源治理实践正呈现喜忧参半的复杂图景。
我国水资源保护取得显著进展。水利部《中国节约用水报告2024》显示,2024年全国非常规水利用量达25
251.6亿立方米,其中再生水利用量212.2亿立方米,较2023年增加34.6亿立方米。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首次突破90%,长江干流连续5年、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保持Ⅱ类水质。
地方创新实践成效显著。深圳市龙华区生态补水工程颇具代表性,64公里补水管道与7座泵站构成网络,每日将47.9万立方米再生水注入20条支流。工程使观澜河流域鱼类达11种,观测到黑鸢等20种鸟类,大布巷水从干涸变为日补水5000立方米的生态河道。北京市2024年污水处理率达97.5%,城六区达99.7%,体现大城市水处理高水平。
治理仍存短板。国务院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约76%,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仅45%以上,城乡差距明显。生态环境部坦言,水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未到,与群众期待有差距。
政策与技术成治理关键。“十四五”期间,长江、黄河沿线查出排污口23万余个,整治完成率超90%,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700余座。我国已发布66项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1+N”入河排污口监管体系。龙华区构建再生水利用体系,29个取水点实现3公里半径覆盖,为市政和工业供水。
面对挑战,“十五五”规划明确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40%。联合国森林论坛秘书长索伯拉的话引人深思:“森林是地球天然水塔”,提醒我们水资源保护需工程与生态手段结合。
中科蔚蓝提醒您:从深圳再生水管道到长江保护,中国水资源治理在危机中探索出路。但全球水危机警示我们,水资源安全保护需长期坚持,这关乎生态永续,更关乎人类未来。咨询热线:1568439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