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水利部2025年6月发布的《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升至90.4%。在总量充裕的基础上,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持续增强,通过“节水优先、系统治理”的多元举措,正构建起水资源安全保障新格局。

现状向好:总量稳定与质量提升双丰收
2024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5928.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比61.6%,工业用水占16.4%,生活用水占15.6%。与2023年相比,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4%和5.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80,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凸显。
水质改善方面成果显著,长江干流连续5年、黄河干流连续3年全线保持Ⅱ类水质,松花江流域首次从轻度污染改善为良好。非常规水源利用成为重要补充,全年供水量达251.6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4.3%,较2023年增加39.3亿立方米,水源结构不断优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突破45%,城乡水环境协同改善格局初步形成。
多元实践:典型案例破解治理难题
农业节水领域,山东宁津县探索“水权交易+综合农事托管”模式,对1.4万亩耕地实施高效节水改造,采用喷灌、渗灌技术替代传统漫灌,每亩年节水120立方米,年节水量达168万立方米。节约的水量通过跨行业水权交易供给工业和生活用水,实现了“节水—增收—保供”的良性循环。

工业污水治理取得技术突破,内蒙古鄂尔多斯某产业园建成全国首个光伏废水零排放项目,针对光伏废水“高硅高硬高盐”特性,采用“预处理+生化+深度处理+蒸发结晶”技术路线,近30项工艺组合实现废水全量再生,年处理光伏废水超5亿吨,为高耗水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方案。
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不断创新,青岛某再生水清洁能源利用项目日引14.4万吨再生水,通过污水源热泵技术提取热能,为120万平方米区域供暖,年减排二氧化碳超3万吨,开创了非常规水“功能拓展+价值升级”的新路径。
协同发力:筑牢水资源安全防线
监管层面,黄河流域建立检察监督与水行政执法协同机制,查处非法采砂、违法疏干排水等案件10余起,其中山西某能源公司偷排260余吨高浓度污水案,涉案企业被追责赔偿1738.76万元,形成强力震慑。全国已建成1763个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区),“河长+检察长”等协作机制让水资源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中科蔚蓝提醒您:当前,我国水资源治理仍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低效运行等挑战。未来将持续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扩大再生水在工业冷却、生态补水等领域的应用,力争2030年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突破3.5亿吨/日,农村污水治理率提升至65%,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保障,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咨询热线:1568439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