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全部 360 公司动态 240 行业动态 120

科技赋能治污多元协同护水——我国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迈向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11-12   访问量:0

    水利部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12.7%,用水效率稳步提升,非常规水源供水量持续增加,我国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工作成效显著。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工业与农业污染风险仍存等问题,推动着治理体系向科技化、系统化、资源化转型。


水资源保护


    污水治理提质增效科技成为核心引擎

    城镇污水处理领域正经历从“达标排放”到“优质高效”的跨越。山东泰安某污水处理厂通过智能化改造,日处理能力从6万吨跃升至12万吨,出水稳定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厂区搭建智慧控制中心,嵌入自主研发的智能加药模型,实现碳源投加自动调控,搭配变频调节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污水处理“大马拉小车”的低效模式。中控室实时监控的“智慧中枢”,让污水从浑浊进水到清澈出水的蜕变全程可控,厂区也变身整洁园林,打破了公众对污水处理厂“脏乱差”的固有印象。

    工业废水治理则聚焦精准施策。扬州某化工园区针对高盐高毒化工废水难题,引入催化氧化工艺削减溴离子浓度,破解常规工艺瓶颈。通过实施“一企一管”工程,80%重点企业废水经独立管道输送,配备在线监控仪与污水处理厂实时互联,异常情况下数秒内即可切断输送,避免冲击生化系统。园区创新的“前移服务”模式,让污水处理厂提前对接企业制定纳管标准,配合政府水价兜底机制,实现了环境效益与运营可持续的双赢,其沿山河省考断面水质连续3年保持Ⅱ类。

    再生水利用提速水资源配置更趋优化

    再生水成为缓解水资源压力的重要抓手。浙江平湖市采用“超滤+反渗透”深度处理工艺,建成日处理3万立方米的再生水厂,向化工企业专供高品质再生水,2024年利用量达1107万立方米,占全市工业用水总量的14.1%,年削减污染物约1300吨。上海首个工业企业大规模再生水利用项目落地外高桥造船,从某污水处理厂引入再生水用于船舶压载、设备冷却等,预计年节约自来水60—70万吨,为工业节水提供了可复制范例。


水资源保护


    根据国家发改委相关政策要求,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需达到25%以上。目前各地通过PPP融资模式、逆阶梯水价机制等政策创新,推动再生水设施建设,逐步构建“多源联供、优水优用”的供水格局,让污水成为“第二水源”。

    跨域协同治理筑牢水安全防线

    针对复杂水环境污染问题,跨区域协同与执法监督机制成效显著。四川检察机关针对通济堰跨成都、眉山两市的水污染难题,采取一体化办案模式,统筹6个办案单位近20名干警组成专案组,通过现场勘查98次、设置33个微型水质监测站等举措,推动相关部门投入1500万元,修复污水管网30余公里,清理固废1120余吨,使断流15年的灌溉遗产水质恢复至Ⅲ类以上。

    水利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23年下降4.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5.3%,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至0.580。随着河湖长制深化实施,全国清理河湖“四乱”问题4万多个,1.4万公里河流、744平方公里湖泊得到修复治理,永定河、滹沱河等母亲河实现断流后全线贯通。


水资源 保护


    中科蔚蓝提醒您:从技术革新到政策保障,从单点治理到系统防控,我国正通过多元协同模式筑牢水安全屏障。未来,随着绿色低碳标杆厂建设、数字技术融合等举措推进,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将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生态支撑。咨询热线:15684397985


上一篇:水资源保护与循环利用并行 我国治水之路成效与挑战并存

下一篇:没有了!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