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全部 276 公司动态 184 行业动态 92

水资源安全保护与污水处理:技术突破与治理挑战并存

时间:2025-09-09   访问量:1003

    2024年全国环境状况报告显示,我国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率已提升至76%,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突破45%,但城乡水资源保护的不均衡性依然显著。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度调水83.37亿立方米、惠及1.14亿人的背景下,水资源安全保护与污水处理领域正经历着技术创新与治理难题的双重博弈。


高标准.jpg


    污染治理严峻现实:从违法排污到生态警示

    2024年4月,河南沁阳市环保执法人员在济河巡查时发现乳白色刺鼻水体,追踪至协和皮业有限公司。该企业通过私设软管将高浓度废水排入雨水管网,检测显示其排放的废水中COD值最高达5.18×10³mg/L,超出国家标准102.6倍,总铬含量超标5.86倍。这起典型案件最终以企业被处罚66.475万元、相关责任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告终,暴露了部分企业为追求利益不惜破坏水环境的严峻现实。

    生态环境部门表示,此类暗管偷排案件具有现场易破坏、证据易灭失的特点。执法人员通过"顺藤摸瓜"锁定违法现场,实现采样检测与调查询问同步开展,显著提升了执法精度。该案的查处与公开,对环境违法企业形成了有力震慑,也反映出我国在水污染防治执法领域的专业性不断增强。


18b412b8-bb2e-4a7d-b190-438584458ad6_1757382133973300305_origin~tplv-a9rns2rl98-image-qvalue.jpeg


    技术革新突破:从"红菌"到陶瓷膜的治污革命

    在北京方庄污水处理厂,一种被称为"红菌"的厌氧氨氧化菌正在改写污水处理的行业标准。这个国际首座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凭借自主研发的PNAAF工艺斩获2024年国际水协项目创新奖研发突破类金奖,成为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项目。

    "红菌能'吃'掉10倍于自身体重的氨氮污染物,几乎不产生污泥。"北京排水集团首席科学家张树军介绍,该技术在无外加碳源和除磷药剂的情况下,出水平均总氮和总磷浓度分别低至4.21mg/L和0.22mg/L,总氮去除贡献率达78.2%。与传统工艺相比,能耗降低40%以上,运行成本降低25%以上,若在北京市全面推广,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2万吨。

    南方的张家港则见证了陶瓷膜技术的产业化突破。2025年6月,当地第三污水处理厂的2万吨/日陶瓷平板膜CMBR项目被认证为"示范工程"。该技术融合兼氧-微氧-好氧工艺与陶瓷膜分离技术,污泥产量减少50%,综合运行成本降低30%,出水指标远优于准四类标准,为市政污水资源化利用树立了新标杆。


6.png


    城乡治理差异:从76%到45%的差距与努力

    尽管城市污水处理取得显著进展,但全国城市与农村45%的污水处理率差距,凸显了水资源保护的城乡不均衡性。在浙江杭州萧山,污水处理公司通过技改创新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采用非开挖短管置换工艺解决管道堵塞问题,避免了传统开挖的交通影响;对水处理厂实施膜扩充和活动式密封结构改造,有效消减异味污染;加装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确保污水消毒达标排放。这些技改项目年均为企业节约成本超千万元,证明基层技术创新在治污减排中的重要价值。

    政策层面,"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持续推进。水利部推动出台《节约用水条例》,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在云南等省份开展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累计下达36.5亿元水污染防治资金支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推动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转变。南水北调工程通过数字孪生调度模型优化冰期输水,2023-2024年度超额完成调水任务,其中向北京城区供水占比超70%,天津主城区几乎全部使用南水,为北方缺水地区提供了稳定水源。


寻找水资源图片 (10).png


    未来展望:技术创新需配套制度保障

    国际水协评审专家指出,中国在污水处理技术创新领域已从跟跑转为并跑甚至领跑。但业内人士强调,技术突破需要制度创新配套。随着《节约用水条例》的实施和用水权交易改革的深化,如何建立技术推广的市场化机制,将北京、张家港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农村地区的治理能力,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


寻找水资源图片 (9).png


   中科蔚蓝提醒您: 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短缺与污染问题相互交织。在南水北调累计调水超680亿立方米的背后,是1.14亿受水区群众对优质水的期盼。从沁阳的执法案例到方庄的技术突破,水资源保护的每一步前行都印证着同一个真理:只有坚持依法治污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水清波,咨询热线:15684397985



上一篇:冰川消融与技术突围:中国水资源安全的平衡之道​

下一篇:水资源安全:在总量丰沛与结构挑战中探寻平衡之道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