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全部 276 公司动态 184 行业动态 92

全球水危机下的中国治理答卷:从水质改善到系统重构

时间:2025-09-01   访问量:1006

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5 年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中警告兴都库什 — 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到 2100 年将消失一半时,中国生态环境部同期发布的数据却显示出另一番景象:2024 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首次突破 90%,达到 90.4%,长江、黄河干流分别实现连续 5 年和 3 年全线 Ⅱ 类水质。这种全球水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治理成效,既彰显了碧水保卫战的阶段性成果,也揭示了水资源保护仍面临的结构性挑战。


6(2).jpg


冰川消融与水质提升的悖论

安第斯山脉冰川自 20 世纪 80 年代已缩减 30%—50%,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冰川预计 2040 年前消失,全球约 11 亿山区人口和 20 亿下游居民的用水安全正遭受威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从 2015 年的 64.5% 提升至 2024 年的 90.4%,实现 "九连升",太湖水质更是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这种反差背后,是中国近十年投入超万亿元治水资金的系统治理成效。


8aa1b6a162742d35095c7bf947a9c30a.jpg


城市与乡村的治理落差

在城市水环境显著改善的同时,农村地区仍存在治理短板。以广东省罗定市为例,尽管计划到 2025 年底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 87%,但截至 2023 年底实际治理率仅为 55.5%。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虽已超过 90%,但部分偏远地区仍面临设施运维难题,这与城镇污水处理率 98% 的高水平形成鲜明对比。

突发污染事件的警示

2025 年张家界慈利县溶洞污染事件暴露了隐蔽性水环境风险。调查显示,当地养殖场涉嫌通过天坑溶洞排污,导致地下水污染,最终清理垃圾 51 吨,14 起环境违法问题被立案,3 家养殖户遭调查。此类事件警示:在水质整体改善的大背景下,农业面源污染和历史遗留问题仍是水安全的重大隐患。

技术破局:从末端处理到全链条重构

再生水利用的 "淮北模式"

安徽省淮北市通过构建 "生产 — 输配 — 应用 — 管理" 全链条再生水体系,2024 年实现污水处理量 1.08 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达 4816 万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量占比 32%。该市铺设的 59 公里再生水管网,为大唐电厂等 11 家高耗水企业提供 "点对点" 供水,不仅压减地下水开采 6597 万立方米,还使地下水超采区面积缩减 35%,提前完成 2025 年管控目标。


4ec49bdc-1b9e-48c2-9361-3281add5809c_1756710720666155740_origin~tplv-a9rns2rl98-web-download-watermark.png

膜技术创造的水质奇迹

北京翠湖新水源厂采用的 MBR-DF 组合技术,将进水 COD 从 500mg/L 降至出水仅 5.0mg/L,氨氮去除率高达 99.9%,水质远超常规排放标准。这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系统,水回收率超过 90%,运行压力仅 0.30-0.38MPa,为滇池、洱海等敏感水域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经验。该技术展现了污水处理从 "达标排放" 向 "水资源再生" 的范式转变。

制度应答:刚性约束与柔性激励并举

水资源刚性管控体系

水利部 2025 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以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为主线,控制开发利用总量,强化全过程监管。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成效显著,10 个重点区域治理方案确保 "十四五" 目标如期完成。这种总量管控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设计,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城乡差异化治理策略

在城市层面,沿江 11 省(市)、沿黄 9 省(区)累计排查入河排污口 23 万余个,整治完成率超 90%,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2700 余座。农村地区则推行 "五有" 运维管理体系(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如罗定市计划 2025 年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 90%、村民满意率 85% 的目标。

2461e51f-ba26-4557-a20c-6aea98dc37c7_1756710704625180646_origin~tplv-a9rns2rl98-web-download-watermark.png

奖惩并重的激励机制

淮北市通过中央水利发展资金 6000 万元补助再生水管网建设,同时免收再生水用户水资源税和污水处理费,显著降低企业用水成本。与之相对,张家界对违法排污企业采取停产整改、刑事立案等严厉措施,形成鲜明对比。这种 "carrot and stick"(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有效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水资源保护。

全球镜鉴:构建水安全共同体

从危机应对到风险防控

中亚地区建立的冰川湖洪水早期预警系统,非洲 "解锁乞力马扎罗水塔" 项目挖掘地下水资源,为 200 多万人保障饮水安全,这些国际经验表明:水安全需要超越国界的协作。中国在长江、黄河流域建立的 "一河一策一图" 应急体系,与 2.4 万个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正是风险防控理念的本土化实践。

公众参与的治理维度

美国马萨诸塞州 2025 年更新的 stormwater 管理条例要求 260 个市镇开展公众听证会,将自然解决方案纳入街道设计标准。这种公众参与机制值得借鉴 —— 中国虽已基本消除地级城市黑臭水体,但如罗定市农村污水治理中展现的,村民满意度与设施运行效率同样重要,需建立更完善的公众监督渠道。

87fba45f-b491-466e-be7c-ee10b479b25f_1756710708429135349_origin~tplv-a9rns2rl98-web-download-watermark.png

中科蔚蓝提醒您从淮北的再生水管网到北京的膜处理技术,从长江黄河的持续达标到农村污水治理的攻坚,中国水安全治理正经历从点源控制到系统修复的深刻变革。联合国报告警示 "发生在山中的一切不会只停留在山中",这提醒我们:在冰川消融与水质改善的悖论中,唯有坚持技术创新、制度完善与公众参与的三维协同,才能在全球水危机中交出可持续的治理答卷。正如海菜花在洱海中的绽放,水生态的真正复苏,永远值得我们付出长期而坚定的努力,咨询热线:15684397985

上一篇:水资源现状:挑战与机遇并存,保护与治理刻不容缓

下一篇:全球水危机下的中国治理答卷:水质与水效双提升的实践路径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