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近日,水利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降水量和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多,全国水资源总量达31123.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2.7%。尽管水资源总量有所提升,但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各地正积极探索有效措施,守护水安全。
在山西,“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正在全力推进。山西多地紧邻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其生态修复治理效果至关重要。运城市新绛县万安村新建了污水处理站,解决了村庄“污水遍地流”问题,处理后的水回流到改造的池塘,方便百姓日常用水,池塘周边也成为村民消暑休闲场地。晋中介休市义安镇中街村将黑臭水体处理转化为中水资源,通过铺设中水回用管网,用于村庄周边绿化灌溉及工矿企业生产补水。吕梁市文水县刘胡兰镇工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日均污水处理量达4000吨到5000吨,解决了废水直排汾河支流的问题。忻州市静乐县污水净化中心尾水湿地建设项目,采用“生态渠+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稳定塘”处理工艺,对尾水进行净化,保障了汾河河西村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该工程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实施285个工程,截至今年7月5日,已全部开工,完工率69.5%。
贵州在河湖治理方面成果显著。思南县落实三级河长制,随着长江“十年禁渔”深入实施,境内乌江流域网箱踪迹全无,取而代之的是“天网”监控。县城污水处理三期工程及各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使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8.5%,27条汇入乌江的支流全部达标。黔南州荔波县制定“净河”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对樟江河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拆除违规钓鱼台,销号排查问题,樟江还纳入水利部2025年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清单,将进行生态化改造等,推动景城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7.5%。贵州创新设置四级“双总河长”等制度,全省众多河湖长及保洁员、义务监督员开展巡河护河,2024年各级河湖长解决问题2200余个,主要河流出境断面优良率等持续保持100%。
陕西合阳县围绕黄河生态保护做了大量工作。针对金水河生态问题,县上领导深入一线推动治理,通过建设人工湿地、河滨缓冲带,对流域进行生态治理。合阳县还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缓解了城区周边污水处理压力,同时推进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水星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第三污水处理厂建设。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方面也成效显著,如百良镇岔峪村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了徐水河水质,提升了沿岸生态环境。合阳县还积极实施节水工程,入选全国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通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年可实现节水能力450万立方米。此外,合阳县实施“一退二限三还”政策,恢复湿地面积1.8万亩,连通水系、清淤疏浚、治理岸坡,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河南漯河同样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发力。今年1至6月,该市8条国省控河流月综合达标率95.8%,位列全省第5位,沙河、澧河稳定达到Ⅱ类水质,多条河流达到Ⅲ类水质。漯河市完善水污染防治立法保障体系,出台多部相关条例。制定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排名奖惩办法,强化考核讲评。开展污水治理“四个专项行动”,凝聚多部门合力。积极谋划推进水污染防治项目,为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项目支撑。推动“美丽河湖”创建与保护工作,多条河流及湿地公园获评省级美丽幸福河湖。
从全国用水情况来看,2024年全国用水总量为5928.0亿立方米,生活、工业、农业及人工生态环境补水各有占比。与2023年相比,用水总量增加21.5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减少,人工生态环境补水量增加明显。供水总量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比最大,且非常规水源供水量持续增加,水源结构不断优化。在用水效率上,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4%和5.3%(按可比价计算),用水效率稳步提升。
中科蔚蓝提醒您:我国在水资源保护与治理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持续发力。各地应继续深入贯彻相关政策,如“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不断完善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体系,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升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水安全。咨询热线:15684397985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