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协调编写的《全球水资源状况》报告指出,2023年是三十多年来全球河流最干旱的一年,这标志着在需求不断增长的时代,水资源供应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过去连续五年中,河流流量普遍低于正常水平,水库流量型态类似。这种情况减少了社区、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可用水量,进一步加剧了全球供水压力。同时,冰川质量损失达到了过去五十年来的最高水平,2023年是世界上所有有冰川地区均报告冰量损失的连续第二年。
联合国水机制称,目前全球有36亿人每年至少有一个月面临水资源短缺,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50亿以上,世界远未实现关于水和环境卫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6”。
面对如此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各地纷纷采取行动。山西省全力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提质增效。山西多地紧邻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其生态修复治理效果直接影响整个流域生态环境。为让汾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山西在污水处理、生态修复、水源置换等多个领域积极布局。例如,吕梁市文水县刘胡兰镇工业聚集区污水处理厂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将浑浊的污水经过预处理、生化反应和消毒环节,最终变为清澈见底的达标净水,该厂日均污水处理量达到4000吨到5000吨,解决了养殖、屠宰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排汾河支流磁窑河的突出问题。忻州市静乐县污水净化中心尾水湿地建设项目采用“生态渠+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稳定塘”处理工艺,对尾水进行净化,水质主要指标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有效保障了汾河河西村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山西于2023年6月启动该工程,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实施285个工程,截至今年7月5日,285个工程已全部开工,已完工198个,完工率69.5%。
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方面也成果显著。过去一年,长江委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局全面落实工作部署,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通过与高校、企业、社区协同联动,拓宽节水“朋友圈”。在“世界水周”期间,联合多家单位举办“节水中国你我同行”主题宣传进高校联合行动,与48所高校交流节水技术与实践经验。随着《节约用水条例》的施行,长江委积极开展宣贯工作,举办专题辅导讲座,结合重要节点创新宣传方式。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上,指导多省份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并进行核查。同时,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强化节约用水监管,推动节水产业发展。在水生态保护方面,健全生态流量监管机制,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母亲河(湖)复苏行动,夯实突发水污染应对机制,加大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力度。
在水源地保护的具体实践中,汉阴县观音峡水利公司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强化对观音河水库这一一级水源地的管理。观音河水库承担着汉阴县城约8万人的饮水重任,随着水库除险加固完工,环境改善,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避暑游玩。为此,管理单位在水库周边增设多个视频监控,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今年以来已开展防溺水、劝导非法垂钓和游泳等行动36起,有效保护了库区水质环境。
中科蔚蓝提醒您:水资源安全保护及污水处理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球各国、各地政府、企业以及民众的共同努力,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挑战,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咨询热线:15684397985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