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近日,水利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降水量和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多,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1123.0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2.7%。但我国水资源总量虽丰富,人均占有量却仅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且地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水资源保护形势依旧严峻。
在水资源分布方面,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6.5%,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比达63.5%,水资源量却仅占全国的19%。这种分布不均的状况,使得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水污染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我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严重,且呈不断扩大趋势,水源污染日益突出。大型淡水湖泊多数处于富营养状态,水质较差。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局部地区部分指标超标,污染状况持续恶化。工业废水作为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尽管我国加大了处理力度,但污水排放量仍在增加。同时,工业固体废物排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对空气、地下水和河流造成巨大危害。农业方面,化肥和农药残留物对土壤、地下水以及河流、湖泊也带来了严重污染。城市生活垃圾由于再利用效率低,大量堆积,产生的病菌污染空气和地下水,威胁饮水和农产品安全。
面对如此严峻的水资源形势,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污水处理。
兰州市全面推进重点支流治理和水生态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建设,通过部门协同和跨界合作,纵深推进水环境治理。在黄河(兰州段)干支流重点断面、重要水源地和重要汇入口处建成19座水质实时自动监测站,配套251个视频监控点位,初步构建了精细化网格化监控体系。如今,黄河干支流国控、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同样为100%,出境断面水质综合评价稳定保持在二类水质。
商南县持续加大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力度。通过攻坚污水治理,健全排污体系,完成丹江沿线125个入河排污口“回头看”,重点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15个;深化水体排查,聚焦黑臭水体防治,对“一河七沟”开展拉网式排查,实现全域无黑臭水体;筑牢水源屏障,严格落实饮用水源保护责任,划定5个农村集中式水源保护区;推进生态修复,实施滔河等12个小河流治理项目。如今,水生态持续向好,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污水处理与资源利用方面,各地也成果斐然。
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构建起“县—镇—村”三级污水处理网络,污水处理厂日均处理污水量2200立方米,处理后的水质稳定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4.1%。同时,同步推进雨污分流工程,从源头减少污水直排风险。
晴隆县再生水利用及盘江水泥厂节约用水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运行,这是黔西南州实施的首个服务工业企业的再生水利用项目。该项目将晴隆县二期污水处理厂尾水引至贵州晴隆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用于工业生产,每年可为水泥厂提供20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用水,不仅解决了水泥厂用水不足问题,削减了用水成本,还提高了再生水利用率,推动了水资源从“单向消耗”向“循环增值”转变。
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资源化利用项目预计今年内正式投运,投运后每日可生产5万吨高品质再生水,每年节约利用水资源超1000万吨。该项目通过对工业废水进行多道工序处理,使净化后的污水重回工业生产环节,同时实现废盐再生循环利用,有效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助推园区向绿色园区迈进。
中科蔚蓝提醒您: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关乎生态环境,关乎民生福祉,更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当前的水资源现状,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政府到企业,从机构到个人,携手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进各行业深度节水,加大污水处理与资源利用力度,共同守护我们珍贵的水资源,让生命之源永不干涸,让清澈水流润泽大地。咨询热线:15684397985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