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在当今社会,水资源安全保护及污水处理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问题。我国水资源状况形势严峻,呈现出相对短缺、时空分布不均等显著特征。人多水少的基本国情,加上夏季汛期水量充沛、冬季枯水期水量匮乏,南方水资源丰富而北方相对短缺的分布格局,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紧张态势。
水资源短缺制约多地发展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这里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却面临着棘手的水安全问题。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差异显著,气候变化又致使海平面上升,干旱时咸潮上溯,给依赖河道取水或单水源取水的城市供水安全带来极大挑战。深圳便是典型代表,尽管地处南方,水资源总量看似相对可观,但因人口密度大,多年人均本地水资源量仅121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7,是一座严重缺水的城市,80%以上的水资源依赖境外东江引水。而东江作为珠三角地区主要过境河流之一,径流量相对较小,却承担着香港、广州东部、深圳等多个地区的供水重任,开发利用率一度逼近峰值。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枯水期来水量均值逐年降低,愈发凸显出该地区水资源的紧张局势。
在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为突出。京津冀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用水需求巨大,但本地水资源匮乏,长期依赖跨流域调水工程维持供水平衡。即便如此,部分时段仍难以满足全部用水需求,对当地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
水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除了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也不容小觑。大量未经有效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水质恶化。一些地区的河流散发着刺鼻气味,水体发黑发臭,水生生物大量减少,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在一些农村地区,污水排放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处理机制。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垃圾倾倒在河边,使得原本清澈的溪流变成了污水沟。例如,临沧市凤庆县小湾镇在过去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村民生活污水排放杂乱无章,严重影响了村庄的环境卫生和村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中,虽然污水处理设施相对完善,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加,污水处理能力也面临着巨大压力。部分老旧城区的排水管网老化,雨污分流不彻底,在雨季时,污水溢流现象时有发生,对城市水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各地积极行动应对挑战
面对水资源安全保护和污水处理的严峻挑战,我国各地纷纷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在跨流域调水方面,众多重大工程相继建成并发挥效益。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超过788亿立方米,极大地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引江济淮、引汉济渭、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等工程也已建成通水。其中,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于2024年6月全面通水,将西江丰富的水资源输送至珠三角东部缺水地区,为广州南沙、深圳、东莞等地每年配置水量17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资源性缺水和咸潮上溯导致的水质性缺水问题,还为香港提供了应急备用供水条件。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等工程正在加快实施,未来将进一步优化我国水资源的空间配置格局。
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上,各地持续加大投入。近日,重庆市级重点建设项目鸡冠石污水处理厂四期扩建工程如期通水进入试运行阶段。该工程扩建规模达40万m³/d,通水后鸡冠石污水处理厂总规模达到120万m³/d,位居西部第一、全国前五,有力地增强了重庆中心城区的生活污水处理保障能力,对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农村地区,也在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的污水处理模式。临沧市凤庆县小湾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争取项目投资,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采用修建“大三格、小三格”、排污管道、氧化塘等方式,动员村民投工投劳,实现了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例如,箐中村通过一户一策、一村一方案,因地制宜架好管道,做到雨污分离、残渣过滤、集中收集;三水村干海自然村则由村集体出资建设氧化塘和主管道,发动群众将自家排污管道接入,使全村生活污水实现统一收集、集中净化,村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为强化水资源管理,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各地通过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严格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健全水资源法治体系,明确具体推进措施;严格用水强度管控等方式,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例如,新疆于2023年成立自治区党委水资源管理委员会,从全区层面统一管理、统筹分配利用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中科蔚蓝提醒您:水资源安全保护及污水处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尽管当前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各地积极采取行动,从调水工程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农村污水治理到强化水资源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我们有信心逐步改善水资源现状,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坚实保障。咨询热线:15684397985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