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Industry News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全部 108 公司动态 72 行业动态 36

新技术新模式赋能,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迈向新台阶

时间:2025-07-06   访问量:1003


    在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的持续攻坚中,新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治理模式不断涌现,为改善我国水环境质量、保障水资源安全注入新动力。


水资源保护


    在天津滨海新区,一种名为“纳米海绵”的黑科技材料正发挥着神奇功效。这种由南开大学团队研发的材料,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经过特殊纳米处理,对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具有超强吸附能力。在滨海新区某工业污水处理厂试点应用中,“纳米海绵”被放置在污水净化的关键环节,仅需30分钟,就能将污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浓度降低90%以上,处理后的水质接近可回用标准。该技术不仅处理效率高,且“纳米海绵”经简单再生处理后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目前,这项技术已在滨海新区多家企业推广,预计未来将在京津冀地区更多工业污水处理场景中得到应用。


水资源保护


    重庆两江新区则通过“智慧水务”平台,构建起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的数字化防线。该平台整合了区域内所有污水处理厂、排水管网、河道监测点的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实时监控污水管网运行状态、预测污水处理负荷变化。一旦监测到某处管网出现堵塞或污水超标排放,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并自动规划最佳维修路线和处理方案。同时,平台还能根据降雨量、用水量等数据,优化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参数,实现精准处理。自“智慧水务”平台运行以来,两江新区污水收集率提升了15%,污水处理能耗降低了12%,水环境治理效率显著提高。

    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水资源保护之路。当地结合藏族群众传统的生态保护理念,发动牧民参与到水源地保护工作中。在合作市卡加曼乡,牧民们自发组成“生态管护队”,定期对辖区内的河流、湿地进行巡查,清理垃圾、阻止非法捕鱼等行为。同时,政府与科研机构合作,在草原湿地建设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利用高原植物和微生物对生活污水进行自然净化。这种“传统智慧+现代科技”的治理模式,让卡加曼乡的河流水质常年保持在Ⅰ类标准,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贡献了独特力量。


水资源保护


    福建晋江针对纺织印染等高耗水、高污染产业,推出“工业污水集中处理+中水回用”的循环经济模式。晋江经济开发区内建设了大型集中式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的膜处理技术,对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的中水,一部分回用于企业生产的非染色环节,另一部分则经过进一步净化,用于城市绿化、道路冲洗等市政杂用。目前,晋江经济开发区的中水回用率已达到60%,每年可节约新鲜水资源超1000万吨,既减轻了企业的用水成本压力,又减少了污水排放对晋江流域的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中科蔚蓝提示您:这些新技术与新模式的成功实践,为我国水资源保护与污水处理工作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治理模式的持续创新,我国在守护水资源安全、建设美丽水环境的道路上将不断迈出坚实步伐。咨询热线:15684397985


上一篇:科技赋能与区域协作:中国污水治理开启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下一篇:智慧治水与乡村振兴:中国水资源保护的多维突破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前咨询专员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售后服务专员

在线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