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水资源保护与污水治理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期,多地曝光的污水乱排乱放现象,再次敲响了水资源保护的警钟,让污水处理及水资源再生利用等问题,走到了聚光灯下。
污水排放现状:问题严峻,不容忽视
根据生态环境部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地表水监测中仍有8.9%的断面为Ⅴ类及以下,丧失饮用功能,而生活污水正是重要污染源之一。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的1/4,年污水排放量却高达770亿立方米,相当于每年有近两个黄河的水量被污染后直接排放。长期以来,污水处理处于“末端治理”的被动状态,管网老化、处理工艺落后、再生水利用率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治水效果。
污水乱排危害:生态民生,双重威胁
污水随意排放,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都造成了严重危害。从生态层面看,污水中的大量污染物,直接进入江河湖泊,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导致水华、赤潮等生态灾害频发,还会污染土壤,影响生物多样性。从民生角度而言,污水乱排散发异味,恶化居住环境;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病菌和有害物质,通过水源传播,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引发各类疾病。
治理行动与成果:多方发力,初见成效
面对严峻的污水治理形势,各地政府纷纷采取行动,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理模式。贵安新区作为生态文明示范区,强化水环境保护,严格环境准入,完成河湖名录复核和规划编制。通过强化工业污染防治、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收集治理,使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87.16%,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同时,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效改善了水环境质量。
在苏州工业园区,“清源华衍”污水处理厂通过先进的“MBR膜生物反应器+臭氧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将出水水质提升至地表准Ⅳ类标准,部分再生水回用于企业和社区,实现了从“污水处理车间”到“水资源工厂”的转变。此外,智慧水务系统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处理效率,还降低了运行成本。
水资源再生利用:新兴趋势,潜力巨大
将污水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已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多地积极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40万吨污水,经过10余道工序,将其转化为清澈的再生水,部分用于热电厂冷却设备,部分用于城市绿化浇灌。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2023年全国再生水利用量已突破150亿立方米,相当于减少开采地下水150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00万吨。
公众参与:提升意识,共筑防线
污水处理不仅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公众的参与同样至关重要。在上海浦东新区,“污水治理进社区”活动培养了众多“河道观察员”,孩子们也积极参与环保实践。在成都,“阳台废水分流”改造让居民生活用水得到更合理的利用。这些公众参与的行动,虽然看似微小,却能汇聚成强大的治水合力。只有当“节水即治污”“减污即护河”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水资源保护和污水治理工作才能取得更大成效。
山东中科蔚蓝友好提示:水资源保护与污水治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政府、企业和公众需携手共进,通过技术创新、严格监管和公众参与,守护好我们的生命之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碧水蓝天的美好家园。更多环保新闻,关注中科蔚蓝,咨询热线:1568439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