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News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水资源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期,各地在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方面积极行动,一系列相关新闻事件引发广泛关注。
在重庆,生态环境部工作组以“四不两直”方式对农村环境整治成效进行现场评估。在万州区龙沙镇沙包村,瘦畔河中间段散发异味,经调查,该河段属国家监管农村黑臭水体,虽在2023年获得专项资金治理且前期水质正常,但近期感官变差。原因包括雨污混流、管网破损渗漏等问题点位7个,河道修筑小坝影响水体流动,以及居民洗衣淘菜习惯对水质的影响。对此,当地迅速制定整改方案,涵盖整改问题点位、拆除坝体、生态补水、试点共享洗衣台以及完善治理长效制度等措施。在合川区草街街道枫木村,也存在化粪池溢流、灰水沟渠淤堵等问题,截至记者发稿前,相关问题已得到修复和清理,并落实专人巡查保洁和发动村民参与管理。
四川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成果显著。中华环保世纪行2025年宣传活动深入成都、泸州、宜宾三地。成都锦江通过一系列系统治理措施,水质优良率大幅提升,黄龙溪断面连续多月保持Ⅲ类及以上水质,鱼类种类显著增加;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经过近十年系统治理,湖区水质从Ⅳ类提升至全域Ⅲ类、局部Ⅱ类。泸州长江石堡湾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通过安装高清监控设备、成立管理站和警务室、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等举措,保障了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水源水质达Ⅱ类。此外,四川在法治保障方面不断创新,成都环境资源法庭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推动出台相关量刑指引,首创“野化放归”恢复性司法实践等,还在跨省流域治理中实行创新模式,形成“共商共建共享”格局。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多地积极探索有效途径。甘肃深入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省疏勒河中心实施灌区改造项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节水和生态补水。白银市通过技术改造等措施,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高。全省在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等重点领域统筹推动节水,2024年底多项用水指标超额完成国家规定目标。
兴文县在保障饮用水安全方面下足功夫。官上水库作为县城饮用水备用水源地之一,定期开展水质评估,加强库周区域整治,每日进行巡查管护,水质检测结果稳定保持在III类水。在水厂,水经过多道净化处理工序,严格检测达标后流入千家万户。目前,兴文县构建起宣传、管理、监督“三位一体”工作体系,自来水普及率较高。
会昌县针对县域水环境问题,通过精准溯源,运用多种设备排查污染源,形成分析报告。随后,针对工业、农业、城乡生活污水等污染源打出治理组合拳,包括实施工业园区项目、推进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完善乡镇污水管网建设,以及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工作。同时,大力开展生态修复,提升水体自净能力。2024年,会昌县多个断面水质达标率显著提升。
山东中科蔚蓝友好提示: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政府应持续加强监管和投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大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社会组织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督;公众要增强环保意识,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才能守护好我们的生命之源,让清澈的水流淌在大地之上,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更多环保新闻,关注中科蔚蓝,咨询热线:15684397985